只记得脑袋里有个画面,一个六十多岁的花甲老人,坐在这秦家的泥土屋前的板凳上,拄着拐杖,垫着小脚,一步一步的从门口走向院子里,口中叫着女儿的名字。
秦墨的母亲名字就叫‘素群’,姓姜,姜秦氏。
一口一口苍老的沙哑的声音深切的呼唤着自己外出给丈夫送饭的女儿的名字,古代娘家的父母是很少有机会来婆家看自己闺女一眼。
外祖母是真心疼这个女儿。
可是,就算再真心疼又怎么样,秦墨鼻里一阵阵的抽着冷气,就算是有人真心疼,古时不比现代。
古代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算是外家有人疼,那为女儿家补贴点东西都的偷偷摸摸的。
否则会让女儿在婆家的日子不好过,补贴了女儿,婆家说娘家管闲事儿。
看不起我婆家,养不起女儿。
二则,凡是外祖家还有小舅子,舅舅舅妈这些,是看不惯公公婆婆把自家的东西去贴补闺女。
因为古代出嫁的女儿就是外人,按照说法就是好好的东西要拿给外人。
一旦遇上那中不懂事儿的舅舅和刁蛮的舅妈,别说这做外孙的不能拿那点东西,就算是老人还要遭到厉害媳妇的责骂。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秦墨自从娘死后,外祖家都没有一个人将自己和不满三岁的香香接过去喂养。
明知道这死了亲娘又没有亲爹的孩子,还是荒年,是没有办法存活下去的。
而秦墨也知道,外祖家也在农村,辈分也是平民,只怕那日子也不好过。
家家户户都是这个样,吃不起饭,一个县城内,指望谁又比谁能好过多少呢。
外祖母心疼外孙女,一个冬天,纳出两双鞋底儿,都不敢正大光明的叫人送过来,反而让邻村的人托送过来。
这外祖母疼自己的心是真的,只是这样太可怜了些,一想到秦墨的鼻尖都一股酸涩,这天气倒还不是冷的让人呼吸不了空气,眼眶却真的红了。
外祖父母,只知道自己娘当初嫁给爹的时候,一方不好娶,一方不好嫁,都是托了多少媒婆,隔了好几个村说过来的,所以,这外家的距离相对别人,就格外远些。
穿越过来之后,对外祖父母这一块的记忆,也的确不多。
唉,想来想去,也就先这样吧。
秦墨对给自己送来东西的人多说了几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