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我觉得你还有救!”陆芸连道。
傅屿扬不知为何觉得自己再次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强行扭转了话题,“还是先读日记吧,也是一种锻炼的方式。那个啥,实践出真理嘛。”
陆芸想想也是,提升文学水平也急不来,不如先从刘榆的日记入手。
抱着学习和破关双重的心态,陆芸一本正经地拿出日记本,从上次自己读到的位置开始继续读了下去。
读着读着,她便忘了自己还有个不上进的学生,全神贯注在了日记的内容上。
——“我的计划是找一天晚上,把那四个人都杀了。”
——“最开始跟来,后来又走了的那个小姑娘就算了。她没有参与纵火。但是后来见着我灼烧却丝毫没有想到拉我一把,放任我去死的家伙,我也会让她血债血偿。”
陆芸看到这儿,微微点头。这就说得通了,刘榆最初没打算要杀罗莘莘,因为他并不知道最后的那个人就是去而复返的罗莘莘。
接下来日记的内容基本上都和这个计划有关,里面详细的记录了他会怎么逃出精神病院,如何在暗中观察。
这些字符一个个放那儿都很正常,但拼凑在一起却有种说不出的违和感。陆芸感觉自己离达成好结局的关键只剩下临门一脚。当她翻到倒数几页的时候,那扇一直被锁起来的真相之门,自然而然地打开了。
之前让陆芸搞不明白的,是刘榆形容这些事件的语气再一次的发生了转变。从之前那种全篇都是繁琐的动作和无聊的日常,变成了一种更像是写的写法,形容词的数量骤然增加了起来,各色各样的写作手法也都冒了出来。
他开始描述天气的转变,增加环境描写,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心理描写。这些平时在日记里不会写到的内容,开始逐渐出现。许多并不像是真的经历过,而像是在讲故事,也有了些脱离现实的感觉。
在这样的堆砌下,从日记到的过渡自然地完成了。
陆芸抓着日记本的纸页,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些什么。她手上渗出的薄汗已经轻微的将页脚捏的皱皱巴巴的,狠狠地咽了口口水。
日记中有几句话格外的耐人寻味。比如在形容今晚的探险时,刘榆写的是:“也许是在一个阴森恐怖的夜晚,可能是万圣节吧,那群自以为是的小孩会到学校里去冒险。他们并不觉得这个世界上有鬼魂存在,所以为了制造恐怖氛围,也许会搞一个恶作剧。而那时的我,便会借助这个恶作剧来实施我的行动。”
“……恶作剧后,他们一定会躲在洗手间,才能造成人凭空消失的假象。或许那里有一间隔间的门上有个小洞,她会在那里观察自己朋友震惊的表情。而我,会提前躲在那里,终结她的性命。”
这一行行足以跃出纸面的字让陆芸浑身冷汗。她还记得罗莘莘说这本日记是在事情发生前的一段时间被交到他们手上的,那也就是说,刘榆预测了他们的行动?
随着她接着往下翻的动作,这种既视感也越来越强。刘榆描述的每个事件,都精准的发生
ter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ter在了现实。有些虽然发展走向和现实有所差距,还是因为陆芸的意外出现。有些哪怕是陆芸的出现也没能影响,比如喻昊空露出了狰狞
ter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